培养方案解读&课程体系
在本篇中,将结合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2024 版培养方案,对我校的课程体系作出介绍。
课程编号
我校开设的每一门课程,都有其唯一的课程编号。辨认是否是同一门课程,只需看课程编号是否一样。
从2024版培养方案开始,课程编号由1位字母+7位数字组成。
第 1 位代表课程的性质:通识教育必修课(G)、通识教育选修课(Q)、专业大类基础课程(F)、专业课程(M)、跨专业拓展课程(I)、实践环节课程(P)、第二课堂(S)、拓展课程(E)。
其中,通识教育必修课、专业大类基础课程及部分专业课为系统配课,其他类课程全部或部分需要自己进行选课。
第2-3位为24,代表课程启用培养方案年份2024。
第4-5位代表开课学院,各学院代码见下表。
第 6 位代表院设专业、基础课教研室代码(1-9)。
第 7-8 位为流水号(01-99)。
课程体系-通识教育必修课(G)
通识教育必修课,是由学校统一制定,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课程。(部分专业由于其专业课程已包含某门通识教育必修课的课程内容,则不需要修读此门通识教育必修课)
通识教育核心必修课程(思想政治类)
-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(2.5学分)
-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(2.5学分)
-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(2.5学分)
- 思想道德与法治(2.5学分)
-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(3学分)
- 四门形势与政策(1-4),各0.5学分
通识教育必修课程(通识基础课)
- 六门体育(1-6),各0.5学分
- 军事理论与国家安全 (2学分)
-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(2学分)
- 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基础 (2学分)
- 基础学术英语 (2学分)
- 高级学术英语 (2学分)
通识教育实践课程(P)
- “大思政课”实践
- 基础英语实践(1)
- 理解当代中国(演讲)
- 基础英语实践(2)
- 理解当代中国(翻译)
- 军事训练
- 劳动教育与实践
课程体系-专业大类基础课程(F)
专业大类基础课程,是由开课学院根据招生大类所制定的,一般在一个招生大类里上的此类课程相同或非常相似,通常情况下在前四学期上完。
专业大类基础必修课程
包括专业导论课、理工类专业的数学类、物理类、化学类、力学类、制图类、电工电子类等课程,其他类专业的经济、管理、 法律、人文等课程。
专业大类基础选修课
一般是作为必修课程的补充,要求修读一定数量的学分。
专业大类基础实践课程(P)
即上述理论课配套的实践课程,以及金工实习。
课程体系-专业课程(M)
专业主干课程
此项内容体现了各个专业之间的区别,以及各个专业的研究方向,是学习专业知识的主要课程。
专业选修课程
是对专业必修课程的补充,允许你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一些专业课。需满足最低学分的要求。但请注意应尽早修完,避免某些课程不开课造成麻烦。
专业实践课程(P)
包括课程实验、 课程设计、各类实习、实训、毕业设计(论文)或专业综合训练、创新创业实践等必修。
课程体系-拓展课程
本专业拓展课程(E)
本专业拓展课程,可以看作是对本专业有更深入或者更广泛了解的课程。一般开设在6-7学期。
跨专业拓展课程(I)
该课程是以专业概论或专业科普类知识为主,由开课学院开设的面向外专业学生修读的课程。每个专业对此项的要求都是4个学分。其上课时间一般为周一、周三的9~10节课。
在选课时,尽量选择培养方案上所列出的课程,可以至少保证有课可上;若想选择其他课程性质为跨专业拓展课的课程,一般是可行的;或者想选择其他专业的专业课作为跨专业拓展课,请选课前联系本学院教学秘书咨询是否可以认证。
如果培养方案中,对此项有“指定修读”的内容,则“指定修读”的课程为必修。
课程体系-通识教育选修课(Q)
请看下一篇的详细介绍。
课程体系-第二课堂(S)
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,培养社会责任感,设置了第二课堂,共4学分,为全校必修。
此类课程无需选课,学院教务会在建议选修学期(一般为第7学期)自动配课,若提前选择/错选其他年级或专业的第二课堂课程,可能会造成无法正常获得成绩。此类课程的教师一般为本年级辅导员,由其进行相关的评分工作。
包含以下内容:
社会实践
此项一般为学院要求进行的假期社会实践。次数达到学院要求的,视为通过。一般为1次或2次,具体情况请咨询年级辅导员。
化工学院
全日制本科生必须完成至少4次社会实践。累计实践次数少于4次,课程成绩计为“不合格”;四次社会实践有1-2次优秀记为“良好”;累计有2次以上优秀,课程成绩计为“优秀”。
公益志愿服务
此项的要求一般为截止到该课程获得成绩前,本人所获得的志愿时长。
一般指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的公益服务,不包含寒暑假社会实践中开展的公益服务活动。全日制本科生必须修满公益服务实践学时32个。累计获得志愿时长少于32个,课程成绩计为“不合格”;累计获得志愿时长达32-39个,课程成绩计为“合格”;累计获得志愿时长达40-49个,课程成绩计为“良好”;累计获得志愿时长达50个(含)以上,课程成绩计为“优秀”。若学生志愿时长不足32个,可通过参与志愿活动补足实践学时。
校园文化活动
此项各学院要求不一,请咨询你的辅导员。
化工学院
测算累计获得素质分少于15个,课程成绩计为“不合格”;累计获得素质分达15-30个,课程成绩计为“合格”;累计获得素质分达30-60个,课程成绩计为“良好”;累计获得素质分达60个(含)以上,课程成绩计为“优秀”。